查古籍
三里二穴,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主肘臂酸痛,屈伸难。《秦承祖明堂》云∶主五劳虚乏,四肢羸瘦。
正人形第二图(图缺)
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胁间。灸三壮。主寒热 疟,热病汗不出,胸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鸣也。
章门二穴,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灸七壮。
主肠鸣盈盈然,食饮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腰背肋间痛,不可转侧,身黄羸瘦,四肢怠倦,腹中膨胀,两胁积气如卵石也。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目KT KT 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三里二穴,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主肘臂酸痛,屈伸难。《秦承祖明堂》云∶主五劳虚乏,四肢羸瘦。
正人形第二图(图缺)
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胁间。灸三壮。主寒热 疟,热病汗不出,胸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鸣也。
章门二穴,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灸七壮。
主肠鸣盈盈然,食饮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腰背肋间痛,不可转侧,身黄羸瘦,四肢怠倦,腹中膨胀,两胁积气如卵石也。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目KT KT 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