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谨按《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其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牛则出来,以此采之。有鼻角、顶角,鼻角为上。大寒,无毒。主风毒攻心 热闷,痈毒赤痢,小儿麸豆,风热惊痫。并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纸裹于怀中良久,合诸色药物,绝为易 。又按通天犀,胎时见天上物命过,并形于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验于月下,以水盆映,则知通天矣。
《正经》云∶是山犀,少见水犀。《五溪记》云∶山犀者,食于竹木,小便即竟日不尽。夷僚家以弓矢而采,故曰黔犀。又刘孝标言∶犀堕角,里人以假角易之,未委虚实。(《大观》第十七卷,17页;《政和》383页。)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谨按《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其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牛则出来,以此采之。有鼻角、顶角,鼻角为上。大寒,无毒。主风毒攻心 热闷,痈毒赤痢,小儿麸豆,风热惊痫。并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纸裹于怀中良久,合诸色药物,绝为易 。又按通天犀,胎时见天上物命过,并形于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验于月下,以水盆映,则知通天矣。
《正经》云∶是山犀,少见水犀。《五溪记》云∶山犀者,食于竹木,小便即竟日不尽。夷僚家以弓矢而采,故曰黔犀。又刘孝标言∶犀堕角,里人以假角易之,未委虚实。(《大观》第十七卷,17页;《政和》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