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活幼心书》 胎寒

    作者: 曹世荣

    孩儿初生百日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时发战栗,由足握拳,昼夜啼哭不已,或口禁不开,名曰胎寒。其证在胎时母因腹痛而致。《产经》云∶胎寒多腹痛,亦有产妇喜淡甘肥生冷时果,皆致胎寒。或胎前外感风寒暑湿,治以凉药。内伤胎气,则孩儿生后,昏昏多睡,间或 乳泻白,若不早治,必成慢惊慢脾。凡有此候,宜以冲和饮、当归散,合和水煨姜煎服,使之微泄。泄行进匀气散调补,泄止气匀神安痛定,手足舒伸,次用参苓白术散以养胃气,白芍汤去其寒湿。乳母宜节生冷冻饮料食,庶渐瘥也。又有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额上汗出,不愿乳饮,至夜多啼,颇似前证,但无口冷寒战,名曰藏寒。其疾夜重日轻,腹痛肠鸣,泄泻青水。间有不泻者,此证亦在百日内有之,皆因临产在地,稍及冷气侵逼,或以凉水参汤洗儿,或断脐带短,而又结缚不紧,为寒气所伤,如此宜以白芍药汤及冲和饮加盐炒茴香、茱萸,水姜煎投,并乳母同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