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活幼口议》 议禀赋

    作者: 曾世荣

    议曰夫人皆知胞胎成形产育具相约以十个月满足而生究竟至理即有二百七十日为定论亘古自今岂相间说然而就中虚计一月应数大抵九九为上八八次之七七又次之人生禀赋天地二仪之气会合三才之道各得其九三二十七即二百七十日为正血气九充实精神固平为人具足相识智性俱通八八者三才各得其八三八二十四即二百四十日生血气荫之不及精神有亏为人拙谬鄙钝智意忘遗七七者三才各得其七三七二十一即二百一十日所受胎气不足为人狂愚无志恶劣野狼戾故也其间或有大过不及之者皆共其正数大过即气血荫之有余不足则气血养之无逮夫人得中之道以为纯粹阴阳得所刚柔兼济气血相和百脉相顺所以生人心智益通精神俱备腑脏充实形体固壮医者一观婴孩颅囟斯可知之未周之儿颅囟固合睛丸(一作黑)神清口方背浓骨粗臀满脐深肚软茎小卵大齿细发润声洪睡稳此乃受气充足禀赋得中而益之一周三岁之间其囟尚大其颅虚旷额前作坑口阔神露胸高骨细臀削脐突发黄齿疏卵小茎大气促声硬皆由受气不足怯弱得之惊悸易得智性难通父母爱惜良工必忧不以贫富贵贱之所生但贤者当以告之若也愚鲁之人宁不投药稍或药刀不及反言医杀之大凡初生孩子少具精神者良由夫妇之情未谐适心未绸缪且喜且惊神不和脱将来得其所宜乐则情浓动则情兴惧则情思交则情极深契其意重美其心生男必温生女必淑斯可知淳和之至如此是故医家不可一概用药宜斟酌轻重比附推详度究可否不至恣妄反为虚设以成重害参审得失之议尽善尽美应机而已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