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蛄 ,俗名 毛
甘平小毒。
《本经》主寒热结气,蛊毒鬼疰,小儿惊痫。
发明雀瓮,蛄 壳也。其虫夏生叶上,背上有刺螫人,故名 毛。秋深叶尽欲老,口吐白沫,凝聚渐硬,在中成蛹如蚕,至夏羽化而出,其形有似蜻蜒而翅黑稍阔,放子叶上而生蛄 。谓雀瓮者,以雀好食其蛹也。入药惟取石榴树上者,连蛹炙焙用之。苏颂曰∶今医家治小儿惊痫,用雀瓮子连虫同白僵蚕、全蝎各三枚,微炒捣末,煎麻黄汤调服一字,日三服大效。藏器治小儿撮口不得饮乳,但先 口傍见血,以雀瓮打破取汁涂之。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一名蛄 ,俗名 毛
甘平小毒。
《本经》主寒热结气,蛊毒鬼疰,小儿惊痫。
发明雀瓮,蛄 壳也。其虫夏生叶上,背上有刺螫人,故名 毛。秋深叶尽欲老,口吐白沫,凝聚渐硬,在中成蛹如蚕,至夏羽化而出,其形有似蜻蜒而翅黑稍阔,放子叶上而生蛄 。谓雀瓮者,以雀好食其蛹也。入药惟取石榴树上者,连蛹炙焙用之。苏颂曰∶今医家治小儿惊痫,用雀瓮子连虫同白僵蚕、全蝎各三枚,微炒捣末,煎麻黄汤调服一字,日三服大效。藏器治小儿撮口不得饮乳,但先 口傍见血,以雀瓮打破取汁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