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经逢原》 柏子仁

    作者: 张璐

    甘平无毒。蒸熟曝干自裂,入药炒研用。色黄油透者勿用。

    《本经》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发明柏子仁性平而补,味甘而辛。其气清香,能通心肾益脾胃,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本经》言除风湿者,以其性燥也。《别录》疗恍惚及历节腰中重痛,即《本经》主惊悸除风湿也。《经疏》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好古以为肝经气分药。时珍言,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即《本经》之安五脏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结,以芳香走气而无益血之功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