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寒无毒。
发明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菜蔬中最不足取。其老者,经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经脉支络,而解热消肿祛毒杀虫,及治诸血病。故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灰存性为末,砂糖水服甚效,以其甘寒解毒而无滑泻之虞也。其立冬后,小丝瓜 ,入朱砂服之能稀痘。其丝瓜藤取近根三五寸,烧灰存性为末,治鼻中时流臭浊水,酒调日服方寸匙效。其叶捣汁生服,解一切蛇伤之毒。即以滓罨伤处,干即易之。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甘寒无毒。
发明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菜蔬中最不足取。其老者,经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经脉支络,而解热消肿祛毒杀虫,及治诸血病。故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灰存性为末,砂糖水服甚效,以其甘寒解毒而无滑泻之虞也。其立冬后,小丝瓜 ,入朱砂服之能稀痘。其丝瓜藤取近根三五寸,烧灰存性为末,治鼻中时流臭浊水,酒调日服方寸匙效。其叶捣汁生服,解一切蛇伤之毒。即以滓罨伤处,干即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