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经逢原》 苦瓠

    作者: 张璐

    即细颈葫芦

    苦寒,有毒。

    《本经》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发明瓠有甜苦二种。甜者虽言无毒,亦不利人。扁鹊云,患脚虚胀者不得食之,患永不瘥。苦者尤伤胃气,不可轻试。凡苦寒药皆能伐胃,不独瓠也。《本经》治大水浮肿,又云下水,令人吐,大伤中气。今人治黄瘅水气,大小便不通。或浸火酒饭上蒸,或实糖霜存性,必暴病实证庶可劫之。若久病胃虚误服,必致吐利不止,往往致毙,可不慎欤。其子煎汁或酒浸,治鼻窒气塞,少少滴入。又目疾 肉血翳药中亦有用者,取苦寒以降火也。长柄胡芦烧灰存性,腋下瘿瘤研末擦之,以愈为度。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