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余少读华佗传。骇其医之神奇。而惜其书之火于狱。使之尚存。若刳腹断臂之妙。又非纸上语所能道也。
古汴陆徒老。近世之良医也。尝与之论脉曰。无如华佗之论最切。曰性急者脉亦急。性缓者脉亦缓。长人脉长。短人脉短。究其说未暇也。一日得闽中仓司所刊中藏经读之。其说具在。盖二卿姜公诜为使者时所刊。凡三十余年。而余始得之。序引之说。颇涉神怪。难于尽信。然其议论卓然。精深高远。视脉察色。以决死生。虽不敢以为真正元化之书。若行于世。使医者得以习读之。所济多矣。惜乎差舛难据。遂携至姚江。
以叩从老。从老笑曰此吾家所秘。不谓版行已久。因出其书见假。取而校之。乃知闽中之本未善。至一版或改定数十百字。则目录。后有后序。药方增三之二。闽本间亦有佳处。可证六本之失。其不同而不可轻改者。两存焉。始得为善本。老不能缮写。俾从子溉手录之。蕲春王使君成父闻之欣然。欲于治所大书锓木。以惠后学。且以成余之志。溉所录。面授而记其始末于下。药方凡六十道。亦有今世所用者。其间难晓者有之。恐非凡识所及。佗传称处齐不过数种。又未知此为是否。好事者。能以闽本校之。始如此本之为可传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余少读华佗传。骇其医之神奇。而惜其书之火于狱。使之尚存。若刳腹断臂之妙。又非纸上语所能道也。
古汴陆徒老。近世之良医也。尝与之论脉曰。无如华佗之论最切。曰性急者脉亦急。性缓者脉亦缓。长人脉长。短人脉短。究其说未暇也。一日得闽中仓司所刊中藏经读之。其说具在。盖二卿姜公诜为使者时所刊。凡三十余年。而余始得之。序引之说。颇涉神怪。难于尽信。然其议论卓然。精深高远。视脉察色。以决死生。虽不敢以为真正元化之书。若行于世。使医者得以习读之。所济多矣。惜乎差舛难据。遂携至姚江。
以叩从老。从老笑曰此吾家所秘。不谓版行已久。因出其书见假。取而校之。乃知闽中之本未善。至一版或改定数十百字。则目录。后有后序。药方增三之二。闽本间亦有佳处。可证六本之失。其不同而不可轻改者。两存焉。始得为善本。老不能缮写。俾从子溉手录之。蕲春王使君成父闻之欣然。欲于治所大书锓木。以惠后学。且以成余之志。溉所录。面授而记其始末于下。药方凡六十道。亦有今世所用者。其间难晓者有之。恐非凡识所及。佗传称处齐不过数种。又未知此为是否。好事者。能以闽本校之。始如此本之为可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