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苦甘辛微寒,小毒。反乌附。解野狼毒毒。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
发明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但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本经》治目赤、惊痫、温疟,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治阴肿带下,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金匮》薯蓣丸用之,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芨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野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而痈疽已溃者不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苦甘辛微寒,小毒。反乌附。解野狼毒毒。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
发明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但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本经》治目赤、惊痫、温疟,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治阴肿带下,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金匮》薯蓣丸用之,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芨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野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而痈疽已溃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