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舌见灰黑色而有黑纹者.用大承气汤下之.脉浮.渴饮水者.用凉膈散解之.十可救其二三.
(图缺)
【介按】舌苔灰黑.是温病热毒传遍三阴.治法均宜急行攻下.如见黑纹.是夹杂阳明实热为患.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救之.若脉浮而口渴者.邪热虽在阳明而大便未硬.故用凉膈散以清膈热为治也.惟灰黑与淡黑色颇相似.灰色则黑中带紫.淡则黑中带白之异.若热邪直中三阴.其舌灰黑无苔.治宜急下救液.如寒邪直中三阴.其舌淡黑无苔.则治法宜温经散寒.临证之际.务须仔细辨别之.
大承气汤 凉膈散(二方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