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辛热,有毒。入祛风药。同细辛、黑豆煮入活络药。同甘草炮制,按乌头乃附子之母。春生新附即采其母,诸家《本草》未尝发明。但云春采者为乌头,故举世误认乌头为春时取附子之小者,往往以侧子代用,误人多矣。反半夏。
发明乌头得春生之气,故治风为响导。主中风、恶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心腹冷痛,肩髀痛不可俯仰,及阴疽久不溃者,溃久疮寒歹肉不敛者,并宜少加以通血脉,惟在用之得宜。小儿慢惊搐搦,涎壅厥逆,生川乌、全蝎加生姜煎服效。其乌头之尖为末,茶清服半钱吐癫痫风痰,取其锐气从下焦直达病所,借茶清涌之而出也。夫药之相反者,以乌头、半夏为最。而《金匮》赤丸及《普济方》俱二味同用,非妙达圣义者难以语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