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可有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异常动度、骨擦音、骨擦感、纵向叩击痛、活动障碍等表现。由于骨间肌、蚓状肌、屈指肌、伸指肌的牵拉,掌骨骨折及中节指骨基部骨折,骨折端向背侧成角,而近节指骨及中节指骨浅屈肌附着点以远的骨折,骨折端向掌侧成角。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治疗
1.闭合性、稳定性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托或铝板功能位固定4~6周。
2.开放性、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或斜形固定,外加石膏托或铝板动能位固定4~6周。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可有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异常动度、骨擦音、骨擦感、纵向叩击痛、活动障碍等表现。由于骨间肌、蚓状肌、屈指肌、伸指肌的牵拉,掌骨骨折及中节指骨基部骨折,骨折端向背侧成角,而近节指骨及中节指骨浅屈肌附着点以远的骨折,骨折端向掌侧成角。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治疗
1.闭合性、稳定性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托或铝板功能位固定4~6周。
2.开放性、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或斜形固定,外加石膏托或铝板动能位固定4~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