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指第一掌骨基部1厘米处的骨折,多为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向桡侧背侧移位,骨折远段受拇长屈肌及拇内收肌的牵拉,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部呈向背侧桡侧成角畸形(图3-97)。
伤后局部肿胀、压痛,拇指对掌外展动作受限。掌指关节及指关节仍可活动。
治疗:新鲜骨折复位较易,一手牵引并外展拇指,另一手拇指加压骨折处,纠正成角畸形。复位后前臂石膏固定拇指于外展位4~6周,石膏应包括近节指节。不稳定的骨折可行牵引固定(图3-98)。轻度成角的陈旧性骨折,对拇指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处理。如成角大,虎口过小,可做第一掌骨基部楔形截骨术。
图3-97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图3-98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牵引固定法
图3-99 Bennett氏骨折
图3-100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的整复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指第一掌骨基部1厘米处的骨折,多为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向桡侧背侧移位,骨折远段受拇长屈肌及拇内收肌的牵拉,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部呈向背侧桡侧成角畸形(图3-97)。
伤后局部肿胀、压痛,拇指对掌外展动作受限。掌指关节及指关节仍可活动。
治疗:新鲜骨折复位较易,一手牵引并外展拇指,另一手拇指加压骨折处,纠正成角畸形。复位后前臂石膏固定拇指于外展位4~6周,石膏应包括近节指节。不稳定的骨折可行牵引固定(图3-98)。轻度成角的陈旧性骨折,对拇指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处理。如成角大,虎口过小,可做第一掌骨基部楔形截骨术。
图3-97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图3-98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牵引固定法
图3-99 Bennett氏骨折
图3-100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的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