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甘寒,入肝、肾、膀胱三经。酒拌蒸晒。〕利水止泻,〔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水道利则清浊分,而泻自止。〕开窍通淋。〔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漓也。〕能强阴益精,〔男女阴中,各有二窍;一窍通精,乃命门真阳之火;一窍通水,乃膀胱湿热之水。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外泄,相火得宁,精窍常闭,而无漏泄,久久精足,精足则阴强。故补肾固精,种子药中每加之以利小便者,是此义耳,非其性之真能强阴益精也。〕疗目疾赤痛。〔其性能祛肝中风热,且又善走下窍,所谓上病下疗也。〕阳气下陷,肾气虚脱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