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大尹刘天锡,内有湿热,大便滑利,小便涩滞,服淡渗之剂,愈加滴沥,小腹腿膝皆肿,两眼胀痛。此肾虚热在下焦,淡渗导损阳气,阴无以化,遂用地黄、滋肾二丸,小便如故。更以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兼服愈。
州同刘禹功,素不慎起居七情,以致饮食不甘,胸膈不利。用消导顺气,肚腹痞闷,吐痰气逆;遂用化痰降火,食少泄泻,小腹作痛;用分利降火,小便涩滞,气喘痰涌;服清气化痰丸,小便愈滞,大便愈泻,肚腹胀大,肚脐突出,不能寝卧,六脉微细,左寸虚甚,右寸短促。此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之危证也。先用金匮加减肾气丸料,肉桂、附子各一钱五分,二剂,下淤秽甚多;又以补中益气送二神丸,二剂诸证悉退;五六日,又用前药数剂,并附子之类,贴腰脐及涌泉穴,寸脉渐复而安,后因怒腹闷,惑于人言,服沉香化气丸,大便下血,诸证悉至。余曰∶此阴络伤也。辞不治,果殁。
一男子,素不善调摄,唾痰口干,饮食不美。服化痰行气之剂,胸腹膨满,痰涎愈甚;服导痰理脾之剂,肚腹膨胀,二便不利;服分气利水之剂,腹大胁痛,睡卧不得;服破血消导之剂,两足皆肿,脉浮大不及于寸口。朝用金匮加减肾气丸,夕用补中益气汤煎送前丸,月余诸证渐退,饮食渐进。再用八味丸、补中益气,月余自能转侧,又两月而能步履。却服大补汤、还少丹,又半载而康。后稍失调理,其腹仍胀,服前药即愈。
一男子,胸膈痞满,专服破气之药。余曰∶此血虚病也。血生于脾土,若服前药,脾气弱而血愈虚矣。
不信,又用内伤之药,反吐血。余曰∶此阳络伤,不治。后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