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脉
两寸俱盛,四倍以上。经曰∶人迎大四倍于气口,大四倍于人迎,名曰关。此谓俱盛四倍,盖以其病甚,而至于上则遏绝,下则闭塞,关格俱病者言之。
病
夫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也。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丹溪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入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方
两枳三陈汤治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陈皮 半夏(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南星 枳壳 枳实 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患咽喉探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
一方 治关格吐逆,小便不通,藿香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姜、枣煎服。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脉
两寸俱盛,四倍以上。经曰∶人迎大四倍于气口,大四倍于人迎,名曰关。此谓俱盛四倍,盖以其病甚,而至于上则遏绝,下则闭塞,关格俱病者言之。
病
夫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也。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丹溪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入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方
两枳三陈汤治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陈皮 半夏(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南星 枳壳 枳实 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患咽喉探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
一方 治关格吐逆,小便不通,藿香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姜、枣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