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温,无毒。出泰山。以六棱莹白如水晶者为真。林北海先生《本草纲目必读》,但收紫而不及白,世鲜真者可知。
《本经》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
发明白石英入手太阴、足阳明气分,肺痈溃久,痿痹不起者宜之。《本经》主消渴阴痿不足诸病,功专温肺无疑。但石性 悍,不可久服。仲景《金匮》风引汤只令碎如米粒,不欲其滓入胃也。《千金》五石等方,俱 过水飞入丸,而五石丸专以钟乳为君,合紫白石英、赤石脂、石膏,专温脏气,而石膏清胃,以解诸石之悍,且既经 过水飞,不虑其滓之留中蕴热也。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甘温,无毒。出泰山。以六棱莹白如水晶者为真。林北海先生《本草纲目必读》,但收紫而不及白,世鲜真者可知。
《本经》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
发明白石英入手太阴、足阳明气分,肺痈溃久,痿痹不起者宜之。《本经》主消渴阴痿不足诸病,功专温肺无疑。但石性 悍,不可久服。仲景《金匮》风引汤只令碎如米粒,不欲其滓入胃也。《千金》五石等方,俱 过水飞入丸,而五石丸专以钟乳为君,合紫白石英、赤石脂、石膏,专温脏气,而石膏清胃,以解诸石之悍,且既经 过水飞,不虑其滓之留中蕴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