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丁奚哺露者,皆因脾胃久虚,不能克化水谷,以荣气血,故肌肉消瘦,肾气不足,渐致肉枯骨露。亦有胎中受病于母,手足极细,项小骨高,腹大脐突,或生谷瘕,是为丁奚。
若往来蒸热,颅囟分开,吐乳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此盖疳证之极而因其形以名之也。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丁奚哺露者,皆因脾胃久虚,不能克化水谷,以荣气血,故肌肉消瘦,肾气不足,渐致肉枯骨露。亦有胎中受病于母,手足极细,项小骨高,腹大脐突,或生谷瘕,是为丁奚。
若往来蒸热,颅囟分开,吐乳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此盖疳证之极而因其形以名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