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交肠为大小便易位而出,故曰交肠。或曰因气不循故道,所以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阿胶五分汤下,或黄连、木香、阿胶末亦用前药送下。
调气散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一两) 藿香 甘草(各四两) 桃仁(二两)
上为末二钱,汤下五苓散。(见湿门。)
黄连阿胶丸治二便交错。
阿胶(二两) 黄连(三两) 茯苓(二两)
上为末,阿胶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
丹溪治一人,嗜酒痛饮不醉,忽糟粕出前窍,尿溺出后窍,脉沉涩,与四物汤加海金沙、木香、槟榔、木通、桃仁八帖而安。
又治一妇人患此破漆帽烧灰,米饮下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交肠为大小便易位而出,故曰交肠。或曰因气不循故道,所以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阿胶五分汤下,或黄连、木香、阿胶末亦用前药送下。
调气散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一两) 藿香 甘草(各四两) 桃仁(二两)
上为末二钱,汤下五苓散。(见湿门。)
黄连阿胶丸治二便交错。
阿胶(二两) 黄连(三两) 茯苓(二两)
上为末,阿胶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
丹溪治一人,嗜酒痛饮不醉,忽糟粕出前窍,尿溺出后窍,脉沉涩,与四物汤加海金沙、木香、槟榔、木通、桃仁八帖而安。
又治一妇人患此破漆帽烧灰,米饮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