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百会(一穴,在前顶心上中央旋毛中,治久泻下陷脱滑者,灸三壮。)
脾俞(二穴,在十二椎下两旁各开寸半,治泄泻,灸三壮。)
中脘(一穴,在上脘下一寸,灸七壮。)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治泄不止可灸七壮。)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下两傍各开一寸半,与脐平,可灸五壮,治洞泻不止。)
大肠俞(一穴,在十六椎两傍各寸半,可灸三壮,治肠鸣腹胀暴泻。)
天枢(二穴,在夹脐中两旁各二寸陷中。)
气海(一穴,在脐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百会(一穴,在前顶心上中央旋毛中,治久泻下陷脱滑者,灸三壮。)
脾俞(二穴,在十二椎下两旁各开寸半,治泄泻,灸三壮。)
中脘(一穴,在上脘下一寸,灸七壮。)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治泄不止可灸七壮。)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下两傍各开一寸半,与脐平,可灸五壮,治洞泻不止。)
大肠俞(一穴,在十六椎两傍各寸半,可灸三壮,治肠鸣腹胀暴泻。)
天枢(二穴,在夹脐中两旁各二寸陷中。)
气海(一穴,在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