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水分(一穴,在脐上一寸,灸七壮,疗腹肿不能食,若是水病宜灸。)
神阙(一穴,当脐中,灸三壮,主水肿鼓胀,肠鸣如流水之声极效。)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灸七壮,主水胀水气行皮中,小便黄,气满肿。)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灸七壮,主水腹胀皮肿。)
水沟(一名人中,在鼻下,灸三壮,主一切水肿人中平满证。)
水肿证惟得针水沟,若针余穴,水尽即死,此明堂铜人所戒也。庸医多为人针分水,误人多矣。若其他穴或有针得瘥者,特幸焉耳。大抵水肿禁针,不可为法。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水分(一穴,在脐上一寸,灸七壮,疗腹肿不能食,若是水病宜灸。)
神阙(一穴,当脐中,灸三壮,主水肿鼓胀,肠鸣如流水之声极效。)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灸七壮,主水胀水气行皮中,小便黄,气满肿。)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灸七壮,主水腹胀皮肿。)
水沟(一名人中,在鼻下,灸三壮,主一切水肿人中平满证。)
水肿证惟得针水沟,若针余穴,水尽即死,此明堂铜人所戒也。庸医多为人针分水,误人多矣。若其他穴或有针得瘥者,特幸焉耳。大抵水肿禁针,不可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