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此丹大补脾肾,治阴毒伤寒,阴疽痔漏,水肿臌胀,中风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黄黑疸,虚劳发热,咳嗽咯血,两胁连心痛,胸膈痞闷,胁中如流水声,童子骨蒸,小儿急慢惊风,痘疹变黑缩陷,气厥卒仆,双目内障,吞酸逆气,痞积血块,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气,附骨疽,两足少力,虚汗不止,男子遗精梦泄,沙石淋,溺血,妇人血崩血淋,暑月伤食,腹痛呕吐痰涎,一切疑难大病。此丹乃药中韩信也,取效最速,好生君子,广试验之,知不诬也。
川附子(制,五两) 吴茱萸(泡,二两) 肉桂(二两) 琥珀(五钱,用柏子煮过另研) 辰砂(五钱,另研) 麝香(二钱,另研)
先将前三味为细末,后入琥珀、辰砂、麝香三味,共研极匀。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小儿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