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放射诊断学》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为身体其他结构的恶性肿瘤经循环系统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常转移至骨骼系统中含红骨髓丰富区域,以躯干骨特别是骨盆和脊柱最常见。大多数转移性骨肿瘤始自骨髓腔,向各方发展,侵犯骨松质及骨皮质造成破坏。常见的原发肿瘤部位为乳腺、前列腺、肺及肾。根据X线表现分述如下:

    (一)溶骨型

    常见。早期为多发的斑点状骨质破坏,边缘无硬化现象。有的破坏区较大,严重者可造成病理性骨折。椎体转移瘤破坏严重时,被压缩呈扁平形,椎间隙保持正常,为与脊椎结核的鉴别点。绝大多数无骨膜反应。

    (二)成骨型

    较少见。多为生长缓慢的转移瘤。前列腺癌细胞所含酸性磷酸酶有促进钙化作用,常转移至盆骨及腰椎,在骨内呈片状或团状边缘模糊的致密影,因而不易产生病理性骨折,也不见骨膜反应。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作者:
    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