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木香 乌大豆 肉桂 真蒲黄 当归 血余炭 赤芍药 青皮 凌霄花 大蓟 小蓟 棕毛灰 红花蚕种币 朱砂 血竭 大黄
以上十八味,除灰外,俱研末,连灰、酒一处研匀,用姜汤或凌霄花汤,酒下亦可,病甚者,日进三服。
此药治胎衣不下,难产,产后血晕,口干心烦,产后寒热,四肢浮肿,癫狂,言语无度,乃血邪也,并治之。失音不语,骨痛酸疼,胸膈气满,呕吐,咳嗽,潮热不定,或小便涩,或舌干,鼻中出血,绕顶出斑,腰痛如刺,或腹疼痛,喉内蝉声,并皆治之。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木香 乌大豆 肉桂 真蒲黄 当归 血余炭 赤芍药 青皮 凌霄花 大蓟 小蓟 棕毛灰 红花蚕种币 朱砂 血竭 大黄
以上十八味,除灰外,俱研末,连灰、酒一处研匀,用姜汤或凌霄花汤,酒下亦可,病甚者,日进三服。
此药治胎衣不下,难产,产后血晕,口干心烦,产后寒热,四肢浮肿,癫狂,言语无度,乃血邪也,并治之。失音不语,骨痛酸疼,胸膈气满,呕吐,咳嗽,潮热不定,或小便涩,或舌干,鼻中出血,绕顶出斑,腰痛如刺,或腹疼痛,喉内蝉声,并皆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