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身之中,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畅,斯无病矣。夫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后去血过多,阴气已亏,而虚阳失守,上凑于头,则令头痛,但补其血,则阳气得纵,而头痛自止。间有败血停留子宫,厥阴之位,其脉上贯巅顶,作巅顶痛者,虽有身热恶寒之候,是宜生化汤加减,慎不可用羌、独等药,盖由正阳亏损,浊阴得以犯上,陷入髓海,为胀为痛,是非清阳升复,则浊阴不降,在里内起之邪为病,非若外入之邪可表而愈也。况生化汤中芎、姜亦能散表邪,桃仁亦能逐瘀血,是又可兼治。再少为因症加入,又何用另方施治乎?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人身之中,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畅,斯无病矣。夫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后去血过多,阴气已亏,而虚阳失守,上凑于头,则令头痛,但补其血,则阳气得纵,而头痛自止。间有败血停留子宫,厥阴之位,其脉上贯巅顶,作巅顶痛者,虽有身热恶寒之候,是宜生化汤加减,慎不可用羌、独等药,盖由正阳亏损,浊阴得以犯上,陷入髓海,为胀为痛,是非清阳升复,则浊阴不降,在里内起之邪为病,非若外入之邪可表而愈也。况生化汤中芎、姜亦能散表邪,桃仁亦能逐瘀血,是又可兼治。再少为因症加入,又何用另方施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