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肠覃病。因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正气不荣,系瘕内着,恶气乃起。其生也,始如鸡卵,久久乃成,状如怀胎,按之坚,推即移,月事时下,故曰肠覃。亦治乳余疾,大小便不利;并食有伏虫、胪胀、痈疽、毒肿,久寒邪气。
乌喙(炮去皮尖,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四钱) 石膏( ) 藜芦(炒) 牡蒙 苁蓉(酒浸,各一钱) 干姜(炮) 桂心(各一钱三字) 巴豆(六、七个,研膏)
上为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酒饮任下。亦治男子疝痛。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治肠覃病。因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正气不荣,系瘕内着,恶气乃起。其生也,始如鸡卵,久久乃成,状如怀胎,按之坚,推即移,月事时下,故曰肠覃。亦治乳余疾,大小便不利;并食有伏虫、胪胀、痈疽、毒肿,久寒邪气。
乌喙(炮去皮尖,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四钱) 石膏( ) 藜芦(炒) 牡蒙 苁蓉(酒浸,各一钱) 干姜(炮) 桂心(各一钱三字) 巴豆(六、七个,研膏)
上为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酒饮任下。亦治男子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