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高良姜 当归 桂心 芍药 附子(炮) 川芎(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评曰∶产后下痢,非止一证,当随所因而调之。既云饮冷当风,何所不至。寒热风湿,本属外因;喜怒忧思,还从自性。况劳役饥饱,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调中汤。赤白带下,非此能愈。各随门类,别有正方。今录桃胶散、白头翁汤以备用,余从滞下门选之。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高良姜 当归 桂心 芍药 附子(炮) 川芎(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评曰∶产后下痢,非止一证,当随所因而调之。既云饮冷当风,何所不至。寒热风湿,本属外因;喜怒忧思,还从自性。况劳役饥饱,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调中汤。赤白带下,非此能愈。各随门类,别有正方。今录桃胶散、白头翁汤以备用,余从滞下门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