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骨蒸劳,退热解肌,进食。(出《博济方》)
九肋鳖甲(一个) 北柴胡(二两) 甘草 杏仁 桔梗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各一两) 胡黄连 宣连(各一分) 官桂 木香(各半两) 麝香(一字) 酥蜜(各三两)
上十四味同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汁约二升以来漉去青蒿不用,入酥、蜜再熬成膏;冷后入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米饮亦得,日进三服。如秋后合时,更入桃、柳枝七茎,此药甚妙。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治骨蒸劳,退热解肌,进食。(出《博济方》)
九肋鳖甲(一个) 北柴胡(二两) 甘草 杏仁 桔梗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各一两) 胡黄连 宣连(各一分) 官桂 木香(各半两) 麝香(一字) 酥蜜(各三两)
上十四味同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汁约二升以来漉去青蒿不用,入酥、蜜再熬成膏;冷后入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米饮亦得,日进三服。如秋后合时,更入桃、柳枝七茎,此药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