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妇人大全良方》 精血篇第二

    作者: 陈自明

    (齐·光禄大夫褚澄遗书)

    饮食五味,养髓、骨、肉、血、肌肤、毛发。男子为阳,阳中必有阴,阴中之数八,故一八而阳精升,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为阴,阴中必有阳,阳中之数七,故一七而阴血升,二七而阴血溢。皆饮食五味之实秀也。方其升也,智虑开明,齿牙更始,发黄者黑,筋弱者强。暨其溢也,凡充身体、手足、耳目之余,虽针芥之历,无有不下。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尝于父母之身,无所不历也。是以父一肢废,则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亏,则子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鸟、牝兽无天癸而成胎,何也?鸟兽精血往来尾间也。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之肿,或虽合而难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

    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