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得土气以生,味甘,温,微寒,无毒,入足厥阴经。厥阴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热乘肝,则肝血虚而目为之病。此药温能散风,寒能除热,甘能补血,肝气和则目疾瘳也。用汤浸去皮,尖劈作两片,用芒硝木通通草同煎,一伏时取出研膏入。
蕤核,专治眼科,消上下泡,风肿烂弦,除左右 热障 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退翳膜之赤筋,及赤肿 烂,并主心腹邪结气,及结痰痞气。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得土气以生,味甘,温,微寒,无毒,入足厥阴经。厥阴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热乘肝,则肝血虚而目为之病。此药温能散风,寒能除热,甘能补血,肝气和则目疾瘳也。用汤浸去皮,尖劈作两片,用芒硝木通通草同煎,一伏时取出研膏入。
蕤核,专治眼科,消上下泡,风肿烂弦,除左右 热障 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退翳膜之赤筋,及赤肿 烂,并主心腹邪结气,及结痰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