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钩藤

    作者: 冯楚瞻

    禀春气以生,故味甘、微苦、气平、微寒无毒,为手少阴、厥阴经要药。少阴主火,厥阴主风,风火相搏,则为寒热惊痫,此药气味甘寒,直走二经,风静火息,则肝心宁,寒热惊痫,自除矣。

    钩藤,舒筋除眩,下气宽中,寒热惊痫,手足螈 ,胎风客忤,口眼抽掣。入手厥阴心包络,主火,入足厥肝主风,既治风火润燥,则螈 拘挛之病自愈,再参之血药,愈见其神功矣。因性微寒,小儿科珍之,大人无热者不宜多用。

    主治(痘疹合参) 主寒热发惊,驱肝,风而不燥,为中和之品,但久煎使无力,俟别药煎好后,投入沸一二即起,颇见其功也。去梗纯用嫩钧,其功十倍。

更多中医书籍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黄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