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禀天地阴寒之气而生,其味正苦,其气寒而沉,纯阴无毒,故为燥湿除热杀虫疥癞之要药。
苦参,除热祛湿,利水固齿,肠风下血,及热痢刮痛难当,温病狂言,致心燥结胸垂死。赤癞眉脱者,驱风有功;黄胆遗尿者,逐水立效。扫遍身痒疹,止卒暴心痛,除痈疽疥虫,破 瘕结气,养肝气明目止泪,益肾精解渴生津,利九窍通二便。然大苦寒,肃杀之药,治湿热疥癞则可,若以滋补,为害不鲜矣。不惟损胃,抑且寒精,肝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主治(痘疹合参) 去皮切细,酒浸蒸二次,阴干。痘疮搔痒,溃烂如癞,毒盛人壮者,以此作丸服之。咽喉痛甚者,生研细末用。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禀天地阴寒之气而生,其味正苦,其气寒而沉,纯阴无毒,故为燥湿除热杀虫疥癞之要药。
苦参,除热祛湿,利水固齿,肠风下血,及热痢刮痛难当,温病狂言,致心燥结胸垂死。赤癞眉脱者,驱风有功;黄胆遗尿者,逐水立效。扫遍身痒疹,止卒暴心痛,除痈疽疥虫,破 瘕结气,养肝气明目止泪,益肾精解渴生津,利九窍通二便。然大苦寒,肃杀之药,治湿热疥癞则可,若以滋补,为害不鲜矣。不惟损胃,抑且寒精,肝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主治(痘疹合参) 去皮切细,酒浸蒸二次,阴干。痘疮搔痒,溃烂如癞,毒盛人壮者,以此作丸服之。咽喉痛甚者,生研细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