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治痘常用汤散歌括

    作者: 冯楚瞻

    十神解毒牡丹红,桔梗生归赤芍芎,大腹翘通灯草共,三朝血热奏奇功。

    羌活散郁芷荆芎,紫桔翘甘地骨同,大腹鼠粘防灯草,气粗热涌显神通。

    保和汤内地参红,紫桔楂芎草木通,糯米灯心与姜水,十神服后用灌脓。

    透肌散与保和同,紫桔楂芎草木通,蝉鼠参陈灯枣共,羌防服后助成脓。

    保婴自补四君汤,山药当归芍地黄,八九日来浆足后,调和血气是良方。

    保元汤用草参 ,白术苓归熟地随,芍药川芎干姜桂,太阴不起用无疑。

    大连翘饮芥防风,赤芍归柴草木通,滑蜕黄芩桅子共,更加紫草最神功。

    四顺清凉草大黄,当归赤芍共称良,气粗热秘须煎服,热泻还须入木香。

    木香散用桂参苓,腹勒青前草半丁,姜水共煎温服后,表灰丙泄妙通灵。

    异攻散用桂参苓,朴果归陈木木丁,附半为臣姜共枣,头温足冷妙如神。

    泄泻须知用理中,人参白术草姜同,四肢厥冷兼筋转,附子加添始奏功。

    泄湿还须用益黄,青皮诃勒草丁香,或加肉蔻木香等,姜枣同前是圣方。

    以上诸方,遵古类书,以备查考,但按治症,汤中如僵蚕为痘科之要药,而古方不用者居多,大抵其意专以治本为主,况如四君四物等汤,原非单为痘门而设也,至于生姜,只为疏散风寒之需,而古方不论补泻概加,大抵姜三枣二,古人首重脾胃起见也不敢擅行删润,谨将平正稳当诸方,悉行汇录,便于仿法,内有嗜奇怪异,及用天灵盖、胎骨诸方,德未被于生人,祸先及于枯骨。残惨实甚殊,失天心,悉行删去,不敢混陈。至于更切治痘诸药,张制用药活法七条,于补遗门内相为参看,幸高明鉴诸。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