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凡七日前内溃者,胃烂也。盖因风寒所中,腠理固密,阴阳之分,壅塞不通,是以气既不能拘血,而血又不能载毒,因乃其毒内攻脏腑之间,毒火炮炽,溃而成脓,其候唇口与舌皆白,是其验也。故智者,如痘毒未出之时,或有风寒阻隔,气粗热盛,肚腹急疼而身战动者,急防此患,以升麻汤类,遂散寒邪开泄腠理,纵毒而出,岂有是症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