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脓成而色黄者,中央土之正色也。况浆之化源,由浆胃自宜黄润光华,故痘浆既重乎饱满,而尤贵乎脓之黄活,此顺理也。若阴阳离其正气,枭毒肆其残虐,则囊房销灼而脓浆之澄灌于中者,腻滞牢贴。如物之枯萎而黄,乃气血不荣于内,是以死涩而不活动,干腊而不明黄,以手抵之,凝结板定,名为板黄,明湿润之气全无,化源之机已绝矣。尚何可治之有哉!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夫脓成而色黄者,中央土之正色也。况浆之化源,由浆胃自宜黄润光华,故痘浆既重乎饱满,而尤贵乎脓之黄活,此顺理也。若阴阳离其正气,枭毒肆其残虐,则囊房销灼而脓浆之澄灌于中者,腻滞牢贴。如物之枯萎而黄,乃气血不荣于内,是以死涩而不活动,干腊而不明黄,以手抵之,凝结板定,名为板黄,明湿润之气全无,化源之机已绝矣。尚何可治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