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凡痘疹起发痛者,其症有数。一则毒邪欲出,气血随之,是以肌肉绷急而痛者,宜用活血散。一则皮浓肉密,又为外寒相搏而痛者,宜用葛根汤。若热毒甚者,宜用消毒散。若食鸡鱼酒物者,宜用清胃散。若发热饮冷,大便调和者,仅宜四物连翘之类。若发热饮冷,大便秘结而脾胃实热者,是可清胃润燥。若发热作渴饮汤而属脾胃虚热者,又宜白术散投之,六日以前,多用发散,六日之后,多用活血,因干滞而痛者,以水杨汤浴之。若靥时痛甚,治之不愈者,凶。然大抵身前痛者,属肺,身后痛者,属膀胱,身侧痛者,属胆,四肢痛者,属胃,总宜急止,否则,叫号伤气,忍痛伤血而多变症矣。故痘疮不可过食毒物者,即此之谓也。若至结靥干硬而痛者,外宜涂酥以润之,内服清凉解毒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