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悬镜痘 此痘背驰三阴毒,凑五俞形似背疽,乃一不识也。其候必烦燥谵语,恶渴呕吐,身如火热。
蝎子痘 此痘经于肝道,枭毒总聚左胁,其大如痘,四沿小者如珠,乃二不识也。其候必干渴烦燥呕逆不宁。
覆釜痘 此痘总会诸阳,旋绕连绎,而下部俱无,其候呕吐头痛,形似秃疮,乃三不识也。
锁井痘 此痘毒凑脾络,群聚口沿,旋绕无数,乃四不识也。其候必 舌难咽,睡卧不安。
盘蛇痘 此痘毒郁肺络,颈项团绕,形如瘰 ,乃五不识也。其候痰涎紧并,眼赤恶渴。
豢虎痘 此痘毒凑脾胃,脐轮左右枭淫盘结,乃六不识也。其候肚腹如绞,泄泻吐逆,肢冷恶寒。
玄丘痘 此痘经心达肾,毒辏阳物,状似阳梅,乃七不识也。其候小腹胀闷,便涩而赤,口渴身热。
掩月痘 此痘经于阳明,辏于两腋中窝,圈锁十五六颗,手臂垂痛,其候口吐涎沫,恶热脸赤,乃八不识也。
卷阿痘 此痘经于脾毒,手阳明两掌心,痘四五颗连聚此,九不识也。其候吐泻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