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人身血气,昼行阳,夜行阴,自平旦寅时,从中焦注手太阴肺经;卯时,注手阳明大肠经;辰时,注足阳明胃经;巳时,注足太阴脾经;午时,注手少阴心经;未时,注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注足太阳膀胱经;酉时,注足少阴肾经;戌时,注手厥阴心胞经;亥时,注手少阳三焦经;子时,注足少阳胆经;丑时,注足厥阴肝经。气血循行,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候气失时,灾HT 立见。且人之手足,各有三阴三阳。手之三阴,从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共合十二经络。更有曰∶凡子午卯酉日阴交于阳,气不足,其痘多攻,寅申巳亥日,阳会于阴,血不足,其痘多剥,辰日阳气行下,血留不进,其痘补血。戌日阴气行上,气留不足,其痘补气,丑未日气血均行,其痘多吉,此以时日阴阳立说也。然人身气血虚实,一览可知,且性禀阴阳各异,岂可拘一定之时候,以概不一之性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