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产后小便出血者,因气血虚而热乘之,血得热,而流渗胞内,故血随小便而出也。
有产妇尿血面黄,胁胀少食者,此肝木乘脾土也,用加味逍遥散、补中汤兼服而愈。
产后大便出血者,或饮食起居失宜,或六淫七情过极,致元气亏损,阴络受伤也。若因高粱积热,醇酒湿毒,宜清之,怒动肝火,郁结伤脾,思虑伤心,宜和肝而调心脾。大肠风热血热,宜凉血去风。肠胃虚弱,元气下陷,宜大补而兼升提。况产后气血大虚之后,复犯络伤失血之患,可不急固脾元中气,以为摄血统血之用耶!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产后小便出血者,因气血虚而热乘之,血得热,而流渗胞内,故血随小便而出也。
有产妇尿血面黄,胁胀少食者,此肝木乘脾土也,用加味逍遥散、补中汤兼服而愈。
产后大便出血者,或饮食起居失宜,或六淫七情过极,致元气亏损,阴络受伤也。若因高粱积热,醇酒湿毒,宜清之,怒动肝火,郁结伤脾,思虑伤心,宜和肝而调心脾。大肠风热血热,宜凉血去风。肠胃虚弱,元气下陷,宜大补而兼升提。况产后气血大虚之后,复犯络伤失血之患,可不急固脾元中气,以为摄血统血之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