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扶桑丸

    作者: 冯楚瞻

    除风湿,起 嬴,驻容颜,乌髭发,却病延年。

    嫩桑叶去蒂洗净曝干一斤为末,巨胜子,即黑芝麻,淘洗四两,白蜜一斤,将芝麻擂碎,熬浓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一方,桑叶为末,用芝麻蒸捣,等分蜜丸,早盐汤、晚酒下。

    此足少阴手足明阳药也,桑乃箕星之精,其木利关节,养津液,故凡熬药俱用桑柴,其叶甘寒,入手足阳明,凉血燥湿除风巨胜,甘平色黑,益肾补肝,润腑脏,填精髓,八谷之中惟此为良。夫风湿去,则筋骨强,精髓充,则容颜泽,却病乌髭宜也。歌曰∶扶桑扶桑高入云,海东日出气氤氲,沧海变田几亿载,此树遗根今尚存,结子如丹忽如漆,绿叶英英翠可扪,真人采窃天地气,留与红霞其吐吞,濯磨入鼎即灵药,芝术区区未可群,飨松已有人仙去,我今朝夕从此君,叶兮叶兮愿玉汝,绿阴里面有桃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