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晕泄泻。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壳(麸炒)
桔梗 木香 加姜枣煎。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泄泻加白术、扁豆;咳嗽甚者去木香、人参。
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咳;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九味羌活汤
见伤寒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晕泄泻。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壳(麸炒)
桔梗 木香 加姜枣煎。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泄泻加白术、扁豆;咳嗽甚者去木香、人参。
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咳;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九味羌活汤
见伤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