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肠交者,其病大小便易位而出,或因大怒,或因醉饱,遂至脏气乖乱,不循常道,法当宣吐,以开提其气。若脉虚者,尤宜升清降浊,补气淡渗为主,便阑门清利,得司泌别之职,则愈忌服破气燥热之剂。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肠交者,其病大小便易位而出,或因大怒,或因醉饱,遂至脏气乖乱,不循常道,法当宣吐,以开提其气。若脉虚者,尤宜升清降浊,补气淡渗为主,便阑门清利,得司泌别之职,则愈忌服破气燥热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