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通评虚实论篇

    作者: 冯楚瞻

    《通评虚实论》曰∶何谓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悬,谓如悬物之动也。)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言乳子脉与病反者,复有他证可验,病症俱甚者,复有脉体可据。而决其死生也。乳子而病热,阳证也。脉悬小,是阳证见阴脉也。然手足温和,正气犹存,脉虽悬小,甚未大耳,故可以得生。否则,手足寒而死矣。又乳子中风发热,喘鸣肩息者,阳证也。脉当实大,惟实大中而缓,则邪气渐退,可以得生,若实大中而急,则邪热愈增其病当死矣。)肠 便血何如?身热则死,寒则生。(热为血败,故死;寒为荣气在,故生。)肠下白沫何如?脉沉则生,脉浮则死。(阴病而见阳脉,与证相反故死。)肠 下脓血何如?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是谓以脏期之,此言肠 之属,有便血者,有下白沫者,有下浓血者,随证随脉而可以决其死生也。)巅疾何如?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脉小坚急,为阳病而见阴脉,故死不治。)巅疾之脉虚买何如?虚则可治,实则死。(言巅疾之脉,得阳脉虚脉而生也,巅疾者,阳证也,故搏大滑,则阳证得阳脉,所以病久自己若脉小坚急,则得阴脉,故死不治,然巅疾之脉,当有取于虚也。必搏大滑中带虚可治,若带实则邪气有余,乃死候也。)消瘅虚实何如?脉实大,病可久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久病血气衰,脉不当实大,故不可治。)黄胆暴痛,癫疾浊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言病有所生者,皆从内而起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作者:
  • 作者:
  • 作者:
    昝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吴谦
  • 作者:
    赵晴
  •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作者:
    施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