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症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火熨之腹必痛,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 人以为四肢之风症也,谁知是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足则寒, 而胸腹皮热如火,方用
柴胡( 叁钱) 当归 黄连 炒栀( 各贰钱) 荆芥 半夏 枳壳( 各壹钱)
水煎服,二剂愈。
又方
白芍( 壹两) 黑栀( 叁钱) 陈皮 柴胡( 各壹钱) 花粉( 贰钱)
水煎服,以白芍为君, 取入肝而平木也。
[ 此症热在于肝前方之柴胡当归后方之白芍皆肝药也]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此症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火熨之腹必痛,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 人以为四肢之风症也,谁知是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足则寒, 而胸腹皮热如火,方用
柴胡( 叁钱) 当归 黄连 炒栀( 各贰钱) 荆芥 半夏 枳壳( 各壹钱)
水煎服,二剂愈。
又方
白芍( 壹两) 黑栀( 叁钱) 陈皮 柴胡( 各壹钱) 花粉( 贰钱)
水煎服,以白芍为君, 取入肝而平木也。
[ 此症热在于肝前方之柴胡当归后方之白芍皆肝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