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一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客热所为。亦有自然下焦热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气淋之为病,溺难涩常有余沥,石淋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为病,尿似膏自出。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下。热淋之为病,热即发,甚则尿血,治之皆与气淋同。凡人候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一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客热所为。亦有自然下焦热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气淋之为病,溺难涩常有余沥,石淋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为病,尿似膏自出。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下。热淋之为病,热即发,甚则尿血,治之皆与气淋同。凡人候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