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儿神气怯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识见人触之,或入寺庙,与阴气相忤,故谓之客忤。其候口吐青黄白沫,或下水谷鲜杂,面变五色,腹痛反侧,螈 ,状似惊痫,但眼不上窜耳。古法主雄麝散(如雄黄一钱,乳香五分,麝香一字,共为末)。每一字刺鸡冠血调灌之,仍以母衣复儿身,即愈。
〔真按〕小儿客忤,又与大惊猝恐之证不同。方用朱砂拌茯神二钱, 龙骨二钱,淡竹茹一钱,以金银器煎汤代水煎药服之。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小儿神气怯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识见人触之,或入寺庙,与阴气相忤,故谓之客忤。其候口吐青黄白沫,或下水谷鲜杂,面变五色,腹痛反侧,螈 ,状似惊痫,但眼不上窜耳。古法主雄麝散(如雄黄一钱,乳香五分,麝香一字,共为末)。每一字刺鸡冠血调灌之,仍以母衣复儿身,即愈。
〔真按〕小儿客忤,又与大惊猝恐之证不同。方用朱砂拌茯神二钱, 龙骨二钱,淡竹茹一钱,以金银器煎汤代水煎药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