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湿邪有三大原因,曰天地人。何则?属于天者,雨露之湿,从天而下降也。属于地者,泥水之湿,由地之所生也。属于人者,酒浆之快饮,生冷之恣食,汗衣之穿,湿席之卧,澡浴衣履之不干,无一非人自取之地。经曰∶诸湿胀满,皆属于脾。是治湿固当以理脾为先着,然湿因于寒为寒湿,因于热为热湿,因于风为风湿,因于燥为燥湿,是湿又当视其所因而通变之。治湿之法∶湿在上宜散,湿在中宜燥,湿在下宜清,然此亦守经之法。
施于小儿,又当大而变之之谓化,化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法虽不能尽详,爰照一隅之举,为伤湿病。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湿邪有三大原因,曰天地人。何则?属于天者,雨露之湿,从天而下降也。属于地者,泥水之湿,由地之所生也。属于人者,酒浆之快饮,生冷之恣食,汗衣之穿,湿席之卧,澡浴衣履之不干,无一非人自取之地。经曰∶诸湿胀满,皆属于脾。是治湿固当以理脾为先着,然湿因于寒为寒湿,因于热为热湿,因于风为风湿,因于燥为燥湿,是湿又当视其所因而通变之。治湿之法∶湿在上宜散,湿在中宜燥,湿在下宜清,然此亦守经之法。
施于小儿,又当大而变之之谓化,化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法虽不能尽详,爰照一隅之举,为伤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