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儿科萃精》 因暑受热为阳暑

    作者: 陈守真

    藜藿之儿,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热地之上,其得病因暑而受热也。初起发热头痛,烦燥大渴大汗,脉洪滑,大便干结,小便赤痛。古法主白虎汤(如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为引)。脉虚烦渴而少气者,主白虎加人参。

    若眩晕者,主生脉散(如人参、麦冬、北五味),水煎服。

    〔真按〕症属阳暑,热焰沸张,须防引动肝风,则发搐厥,治宜以清暑涤热为法。但用连翘壳、淡竹叶各钱半,青蒿一钱,黑栀子五分,飞滑石三钱,赤芍一钱,鲜荷叶一角为引,服之。斯热解而暑无不解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