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查古籍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小儿舌下近舌根处,其肿形似舌,故名重舌,亦因心脾之热,而成此症。古法主内服清热饮(如黄连、生地、木通、生甘草、连翘、莲子、淡竹叶为引),水煎时时灌入口中。外吹凉心散(如青黛、硼砂、黄柏、黄连、人中白、风化硝、冰片)研极细末,掺入舌下有效。
〔真按〕重舌因心脾有热,然脾之大络出于舌下,有热则气血俱盛,重生一舌,此属上焦实热。内以黄连、生甘草、淡竹叶、牛蒡子、灯芯煎服。外用黑枣一个,去核留肉,贯入青矾一钱,纸包煨热,去枣不用,但以青矾二分调水,以笔涂数次即消。
附例:
小儿舌肿,但以梅花冰片点之,或用蓖麻油蘸纸作燃,烧烟熏之,随即消缩。
小儿舌中出血不止,但用乌贼骨、蒲黄各等分。为细末,敷舌上愈。
小儿舌头溃烂,饮食难进,先用吴茱萸研末,好醋调敷两脚心,对时一换。再用人中白、儿茶、青黛、硼砂、薄荷、玄明粉、马庇勃、冰片,共研极细,掺之立效。
小儿舌硬生衣,但用真犀牛黄、朱砂、元精石,共研细末,频涂舌尖即愈。
小儿舌生红泡,此证与咽喉不同,但用蛇床子一两,罐内烧烟,吸入喉中自消。